物业服务品牌与城市品牌的融合发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7 00:08 浏览量:145
物业服务品牌与城市品牌的融合发展将物业小区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城市层面,发展成一种城市治理模式,通过将城市公共服务整体外包,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进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顺应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是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现实需要。
把城市看作一个“大物业”,将物业管理的系统性思维和流程管理能力融入城市治理服务,通过构建新型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打造“政企协同”“千城千面”的城市治理创新模式。让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产品的研发与供给,从而实现利润新的增长,符合各方利益。
一片有着巨大价值潜力的蓝海在冉冉升起,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认知,实践探索!
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7 00:05 浏览量:79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管理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各层级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需求。
为此,物业管理企业应打破传统经营格局,结合当前所管理的物业项目、服务对象的特点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改进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开发出新的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例如,不少地方在城市治理现代化创新探索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项目”,以政府搭台统筹,市场独立运营,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将城市公共服务整体外包,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服务+运营”,由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进行协同治理。
用心服务创造幸福城市里的美好生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6 23:50 浏览量:52
物业服务企业要把这道考题答好,需要在服务理念和精细化管理上做足功课。
物业品牌的基础来源于服务,来源于业主对物业的满意度,做好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才是物业公司的本质工作。只有通过用心的服务,才能不断提升业主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让业主感受到物业服务的美好。
物业管理服务对象相对持久固定,需要管理服务更注重日常服务的统一和稳定,如果没有科学的组织机构、制度流程做保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就很难做到精细化服务。实际上,物业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服务就是物业管理服务的规范化、表格化、标准化、数据化、理论化。物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须着眼、立足于基础管理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让业主居住在工作、生活便利整洁、治安稳定的正常状态中,让业主享受到更高层次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或全面的商务服务,构建幸福城市里的美好生活。
大数据在城市一体化运营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6 23:48 浏览量:47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一体化运营服务中,大数据作为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化和互联化的必要手段。
(一)能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大数据像人体血液一样遍布城市各个领域:从交通管理方面来看,大数据通过对城市交通状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从安防系统来看,大数据通过对城市各行各业数据信息的挖掘,可以及时发现城市中潜在的危险恐怖事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城市规范方面来看,大数据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挖掘,为智慧城市规划以及科学治理城市提供决策支持。
(二)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大数据是人们享受智慧生活的基础,它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运用不仅能简单平面的生活变得生动立体和有趣,而且还能极大地拓展民众生活空间,使民生领域中的信息服务变得更加泛在,引领民众走入智慧人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掌控数据就意味着可以支配市场。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已不再依靠主观经验对业务现象进行估测,而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市场信息,挖掘信息的价值,预测市场需求,提高决策的准确度,降低风险,这种智能化决策分析能有效地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一体化运营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6 23:47 浏览量:26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化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之一。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典型应用,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跟上快速增长的城市化,引导、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物业管理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人口的供给减少、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给行业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除直接人工成本高企外,高的员工流失也加大了企业管控成本,最终导致企业效益加剧下滑,更有甚者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物业服务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将由过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物业服务集成商转变升级。在社会全面信息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业主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需要进行服务转型和再发展,需要有两方面的提高:一是“瘦身”,为企业减负,轻装上阵,将一些老旧管理模式统统去掉,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二是“提速”,为企业赋能,积极拥抱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观点认为,距离新技术的远近将是衡量一个企业潜力的标志,物业服务企业必须主动拥抱互联网、物联网,才可能真正接下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业管理行业中主要应用在停车场管理、门禁、设备运维、安防监控、能耗管控等方面,以设备运维为例,众所周知,设备维护保养是物业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设备数量多、维护责任重、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可以说,设备运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成败。传统的设备运维服务的核心是人,从设备的日常巡查、养护、故常排查等工作完全依靠一线工程人员来完成,整个过程受制于专业技能水平、责任心、经验等因素,又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无法做到全程可控;同时,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盈利能力较弱,专业技术人员招聘难、流失大,极大影响了设备运维的水平。如何在有效降低风险、提升设备运维水平的同时摆脱对人的过度依赖,就成了长久以来困扰物业服务企业的一大难题。
要想掌握病人的病情,需要经过全面详尽的检查,搞清楚问题的结点,才能对症下药。对于设备运维来说也是同样的逻辑,只有全面掌握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才能准确把握设备状态,继而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模式依靠人来完成这一工作,过程中的痛苦和心酸难以言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获取数据的工作逐渐开始转由末端传感器来完成,借由通讯网络实现实时传输至大数据云平台,通过记录、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手段,为现场设备运维提供了有效支撑,在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物业企业设备运维的水平和能力。